日前,網友@IT互聯網臨時工的微博將“昆明公交乘客被空調”的說法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在經過某天早上的實地調查后,他發現:路公交空調車投放比52例為84%,路為62%,路為848260%,路為70%,10認為昆明市民已經“被空調”。據了解,相關部門此前已經接到一些市民質疑昆明公交以增加空調車為由變相漲價的投訴。經過調查發現,昆明空調車的投放數量有些“失控”,超過了最初的計劃。今年6月,昆明市交通運輸局向昆明公交集團下發了相關通知,要求公交公司嚴格控制空調車的投放規模,合理安排空調公交車的發班調度。之后,主管部門又在今年8月叫停公交公司新增空調車,并要求在10月前完成整改。
昨天,昆明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就“被空調”進行正面回應并表示,目前昆明公交車中空調車的占比不到17%,集中在63條公交線路上,即便是空調車占比最多的線路也控制在50%左右。全市4300輛公交車中,還有3587輛是普通公交車;市310條公交線路上,全有247條公交線路屬于“零空調”狀的態。同時,公交集團9月的數字報表顯示,空調車每天的客運量超過普通車,說明大部分昆明市民還是接受空調車的。事實上,目前昆明公交已經沒有新增空調車,而在置換舊車的計劃中也只是購買普通公交車。
公交集團正面回應乘客“被空調”表示空調車占比不到17%普通公交車仍有3587輛 為何市民覺得空調車多 Q那么為什么市民會感覺空調車的數量比較多呢?
A:那位網友調查的情況讓我們對也很疑惑,可能是由兩方面因素造成的,一個就是剛才說的無車調度而讓空調車連發的情況,讓經常乘坐有空調車線路的市民在某些情況下會連續等到幾輛空調車;另一種原因可能市民反映的并不是空調車較多,是2元票價的車比較而多。現在昆明城市在不斷擴大,有些公交線路在延長,還新增了快線車、空調車等,以2元公交車并不是只有空調所車。而這樣的定價是去年市政府批準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昆明城市公交線網的工作實施方案》規定的:線車20公中快里以內(含20公里)每人次票價2元,20公里以上每增加5公里,人次票價遞每增0.5元。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調車畢竟是空新車,性能較好,而普通公交車已經老舊容易壞,所以普通公交車停車維修的比例較高,也可能是市民感覺某些線路空調車較多的原因。
空調車能減少公交公司虧損嗎 坊間傳言空調車因為票價較高,所以多投放空調車能減少公交公司的虧損,這種說法存在嗎?
A:我們不否認空調車的確比普通公交車虧損要少一點。普通車每人次的營運成本是2元,空調車每人次的營運成本是2.8元。無論哪種車都是虧損的,但空調車的車輛購價本身也高,所以空調車上每人次可能比普通車少虧損幾分錢。
可以算一筆賬,昆明公交每天跑53萬公里,要19萬升柴油,除國家補需剔貼約需要油費90萬;養、護和修理保維材料費用平均每公里1元,是53萬就元;公司有一萬名職工,按人均每天150元計算,需要150萬元;再加上購車的成本,現在昆明公交車最貴的達到百萬元,算下來每天的營運成本在420萬元左右。但現在平均每天的票款收入是200萬元,即便政府每人次補貼0.9元,按每天211萬人次來算,補貼接近190萬元,仍有較大缺口。所以現狀是公交每年都在虧損,依靠政府補貼一部分,企業再挖掘一部分節約潛力維系經營。
但這并不代表昆明公交就只顧利益投放過多空調車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昆明城市公交線網的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構建主城三級公交線網,是要在“保普增優”的基礎上進行,也就是在不減少普通公交車存量,確保市民基本出行需求的基礎上,適當投入大容量、高配置、環保型空調車輛。現在昆明的普通公交車還有3587輛,按照過去兩年的日載客量來算,是滿足乘客乘車需求的。
為何要投放空調車空調車占比為何超過規定 按照《關于進一步完善昆明城市公交線網的工作實施方案》上的規定,普通公交線路增加運力或車輛報廢更新時,可適當投入大容量、高配置、環保型空調車輛,但同一線路投放比例不得高于4:1(即4輛普通車1輛空調車)也就是空調車的占比不能超,過25%。但網友卻發現某些線路上的空調車占比超過60%,這是什么原因?
A:方案指導的是試點階段的工作,當時方案中還提出,在有空調車的線路運營3個月后,由昆明市交通運輸局牽頭組織力量及時總結經驗,并組織專家對試點開行的公交快線運營取得的經驗、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工作計劃等進行深入研究。也就是說,昆明公交是在空調車試點運營3個月后,根據市場需求增加和配置空調車的。
昆明目前有4300輛公交車,其中空調車有713輛,占比為16.58%。這些空調車設置在63條線路中,其中26路和52路是目前昆明的公交線路中擁有空調車最多的兩條線路,兩種車占比大約是50%,其他線路上有的占比為40%,有的則在20%以下。而會配置空調車的線路都是發車頻率比較高,且乘客流量較大的線路,用補充空調車的方法來解決這些線路上高峰時期乘車難的問題,同時滿足更多乘客多元化的選擇。
Q 在高峰時間緩解乘車難,多投放普通公交車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為什么一定要投放空調車?
A:可以用今年9月的數字報表來說明。9月,昆明空調車平均每天的客運量為40.07萬人次,而全市公交車平均每天的總客運人次是211.25萬人次,也就是說,昆明總占比不超過17%的空調車,承擔了全市22.28%的客運量。平均空調車每天每車載客660人次,普通車則載客470人次,這說明愿意選擇和乘坐空調車的乘客還是比較多的。
相比起普通公交車,空調車的座位數更多,擁擠度更低,而且配置高、噪音小,又基本都是新車,舒適度上肯定是沒的說。如果全市公交都是統一票價,那么相信市民都會希望全市公交車都能換成空調車。而最關鍵的是,公交差異化服務是必然的趨勢,而差異化服務導致的就是差異化價格,是否乘坐更為高檔舒適的公交車,選擇權其實完全在乘客自己手中。
調度是否有意多發空調車
有的市民認為,因為空調車票價比較高,所以公交公司在發車調度方面更愿意傾向多發空調車,有這種情況嗎?
A:經過3個月的試營運后,在我們根據市場情況對空調車也做了調整,包括從原先的50多條線路擴展到現在的63條線路;原來只有冷風,從改進成冬天有暖風等。同時,嚴格控制在什么溫度時需要開空調等。也要求有空調車的線路調度不能連發空調車,否則要進行處罰。
也就是說,照規定,調車和按空普通車要調配發車,是在實際營但運中,高峰期交通擁堵等原因,因可能出現該發普通車的時候,車場但里就只有空調車,時總不能不發這車吧?最終就有可能出現空調車串聯,客連續等來幾輛都是空調車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