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提出要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新的征程上,黨員干部當久久為功修好黨史學習教育“終身課”,做到每品讀一次就多一層感悟、增一股力量,真正在常學常新、常思常悟中“漸至佳境”。
以史為鑒感悟“思想偉力”,讓理論學習“漸至佳境”。“時有所學,日有寸進;永不言棄,終有所成”。“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都自當以“學”為先,百年黨史中既有內涵豐富、哲理深刻的“理論篇”,也有蕩氣回腸、動人心弦的“故事章節”,只有細細品讀、常常翻閱、時時聆聽,才能喚醒紅色基因、感受信仰偉力。廣大黨員干部當避免任何“投機取巧”“淺嘗輒止”“交差打卡”的學習方式,而是拿出“做學問”的態度和專注,用心下足“苦功夫、笨功夫、實功夫”,在理論學習上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先閱讀通俗易懂的白話書籍、再深入理解內涵豐富的原著原文,不斷提升理解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貫通能力,真正把百年黨史當作最好的課堂,在以史為師中感悟“思想偉力”。
以史明志映照“責任擔當”,讓初心使命“漸至佳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百年非凡歷程,涌現了一大批為民請命的實干公仆,書寫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初心故事。從“半條棉被”“彝海結盟”到“三千孤兒進內蒙”,生動鮮活的黨史故事映照了“人民至上”的初心所向;從焦裕祿、孔繁森到廖俊波、黃大發,從楊善洲、周永開到張桂梅、黃文秀,一代代優秀共產黨人將初心鐫刻在了奮斗的坐標上。廣大黨員干部當用心體悟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百年黨史,在對標看齊先鋒楷模中擦亮純潔初心、保持公仆本色、立足崗位職責、發揮靠前意識,盡己所能把群眾關切的、在意的、憂愁的、期望的事情辦好辦實,奮力書寫出“一生為民”的命題作文,真正在以史明志中映照“責任擔當”。
以史為鏡端正“干部衣冠”,讓品德修養“漸至佳境”。“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從烽火硝煙的革命年代、熱火朝天的建設征程、波濤洶涌的改革洪流里走來,無數人以“小我”的犧牲換來了今日的“盛景”,當我們沐浴著和平的陽光、擁抱著大好的時代、享受著發展的紅利、展現著自信的豪邁,都應始終牢記艱辛“來時路”、都應永遠緬懷沖鋒“領路人”。廣大黨員干部當從先輩手中接過“精神火炬”,在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熏陶下,淬煉出“公而忘私、甘于奉獻,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的高尚品格,從偉大精神和先進事例的感召下,涵養出“自律自持、清正廉潔,克己奉公、勤政愛民”的黨性修養,從而繼續展現“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真正在以史為鏡中端正“干部衣冠”。(共產黨員網 張磊)